近日,我市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“1+2+9”工作指挥部第一次会议,作为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牵头部门之一,市发改局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、强化重大项目支撑等方面持续发力、久久为功。围绕“1+2+9”框架下市发改局有哪些具体落实举措,市发改局副局长吴永清接受本报记者专访。
吴永清表示,市发改局将紧扣市委“1+2+9”工作部署,重点从两方面抓落实:一是强化党建引领,深入贯彻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,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,确保工作方向与市委决策同频共振;二是聚力攻坚两大核心任务,一方面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锚定2025年农业总产值增5.5%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6%、规上服务业营收增5%目标,推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增长10%和15%;另一方面狠抓项目投资建设,全面推进33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508亿元投资,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830亿元、同比增长5%,以精准施策和量化目标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。
“作为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牵头部门之一,市发改局在宏观政策层面,将从五方面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。”吴永清介绍道,一是强化规划统筹,立足资源禀赋出台新型储能、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政策文件;二是创新政策供给,建立市领导“一对一”联系重点企业机制,推行项目“全周期”服务;三是狠抓项目攻坚,运用重大项目并联审批机制破解建设堵点;四是深化创新驱动,依托汕尾广工创新院、红海湾实验室等平台构建技术支撑体系;五是加强区域协同,推动电子信息、海工装备、新能源等优势产业与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,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。通过政策统筹、服务优化和创新驱动,为产业升级提供全方位支撑。
对于如何确保全市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”和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,吴永清表示,市发改局通过构建“三位一体”机制保障工作实效。一是强化组织统筹,由市领导牵头组建多部门协同专班,分领域推进产业及项目攻坚;二是实施动态监测评估,建立“月调度、季通报、年总结”机制,全过程跟踪评估产业体系建设及330个重点项目进度,及时破解难点;三是创新服务模式,推行产业项目“专事专议、专班专人”精准服务,打通土地、审批等关键环节堵点,加速项目落地投产。
“市发改局将通过专班联抓、闭环管理、靶向施策的系统性举措,确保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0亿元、产业核心指标达标,全力推动汕尾走实滨海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。”吴永清如是说。
汕尾日报记者 林舒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