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,可以见证历史、记录文化、传承精神,素有绿色文物与活化石的美誉。
近年来,汕尾市海丰县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将古树名木保护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方略,以全力推行林长制为契机,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海丰样板。
精心呵护 古树“老有所依”
海丰县内古树名木众多,极为珍贵。初秋时节,位于海城镇人民南路红场内的罗汉松傲然挺立,它高约6米,树冠直径约4米,“年龄”280多岁。这棵饱经沧桑的古树树干依旧遒劲挺拔,树叶浓密,碧绿苍翠,彰显出一派生机。据了解,海丰县已确认登记的古树有125株,其中三级古树117株,二级古树8株。
古树是历史的积淀,也是绿色的“文物”。近年来,海丰县建立了古树名木一树一方案、一树一档案、一树一责任人“三个一”工作责任制,对全县125株古树进行挂牌保护,健全古树名木图文档案和电子信息数据库,实现古树名木资源状况动态化管理。2020年以来,海丰县重点对城东镇梓里村委、梅陇镇银丰村委等地共50株古树实施“一树一策”抢救复壮,古树名木及其自然生境得到进一步改善。
如今,海丰县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均已列入“林长+”保护范围,古树名木管护责任进一步压实,全县古树名木保护率达100%。
全民保护 留住“乡愁”记忆
古树是一座城市悠久历史的见证者,有着重要的生态、景观、科研及经济价值,能够反映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文明程度。
为扎实推进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,确保古树名木安全生长,从2021年5月起,海丰县开展古树名木巡查工作,按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责任人,明确养护责任人的养护权利和义务,构建政府主导、部门联动,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古树名木保护的新机制。做好城市林木资源的全面调查,充分挖掘、储备、保护古树名木后备资源,对违法违规迁移、破坏古树名木行为从严查处。在城乡建设和城市更新中,最大限度避让古树名木,促进古树名木与城乡基础设施和谐共存,留住绿美海丰“乡愁”记忆。除此之外,海城镇温厝村还依托古榕树优势,建成顾莲峙古树公园,代表海丰县参加广东省“十大最美古树群”评选活动,通过网络等渠道向社会展示古树名木的风采。
海丰县以林长制工作为抓手,不断加强古树保护工作,挖掘古树名木深层价值,重视生态、敬畏自然,守护着千年古邑的绿色风貌。
来源:中共海丰县委宣传部
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“汕尾市林业局”,是否继续?